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几种出路¶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(Computer and Science, CS)的出路与其他专业大同小异,主要有以下几种:保研、考研、工作、编制(公务员、事业编制等),以及一些小众的出路。
这篇文章是面向普通学生的,也就是没有竞赛保送、学术资源或导师带飞的普通人。
保研¶
辅导员一言堂,不太公开透明。需要和辅导员打好关系(一般就是当学生干部替导员干活),再参考自己学院的保研加分项,每一项都要完成得比较好,一般就是绩点,竞赛,科研,学生干部,学校活动(三下乡,运动会,各种征文,志愿者之类的)。
- 绩点,就是成绩要好,成绩是平时分和期末成绩的加权计算。平时分就是注意小作业什么的都要过量完成,一般要和任课老师多交流。期末就是普通考试,做往年卷子,各种复习什么的。
- 竞赛,一般各种各样的比赛都能加分,这其实是缺点,因为水比赛对专业没用,但是别人参加,你不参加就会被落下。(计算机有含金量的竞赛,只有 ICPC 这种顶级比赛,但那个难度恐怕卷保研的普通人是拿不了奖的)。
- 科研,就是进实验室发论文,这个上课多提问,或者当课代表,和任课老师打好关系,可以问问能不能进老师的课题组。
- 学生干部,就是班长和团支书什么的,需要帮辅导员干杂活。(并不能锻炼能力,只有决策者才能锻炼能力,打杂是锻炼不了的)
- 三下乡:面子活动,而且需要竞争才能拿奖。大部分人就是混一个参加表,只有想保研的人才会卷。
优点是大四保研后可以空出一年空闲时间,而且保研其实比考研简单,因为计算机考研题目的难度是非常大的,但是平常期末考试比较简单,比考研更容易能考出好成绩。假如对钻研计算机知识没什么热情,只想拿个文凭,保研非常合适。另外平时和任课老师打好关系,更容易发论文和拿到推荐信,进学术圈有好处。
缺点是保研加分通常有很多与专业知识无关的东西,可能会分散精力。假如遇到性格差,能力不行的导员,可能会比较折磨。如果差一点没保上研,那就前功尽弃,因为保研加分项对工作用处不大,而考研仓促准备是考不上好学校的。
考研¶
计算机一般考 408,好一点的学校就是数一英一 408,这个考试难度在所有考研科目中是顶级难度。还有四六级一定要过,一般考研复试的要求四六级必须过,有些是四级必须过,好一点的院校就是六级必须过。
对于普通人而言,只有保持三年的高效学习,才能考上重点院校,对自我管理生活的能力要求非常高,其余就是纯考试技巧了。
最好也有些科研经历,复试有用,英语好复试也加分,四六级最好刷得分高点。
笔者所在的是一所排名前一百的普通本科,上岸率接近 20%,能上 985 的只有不到五人,还不是特别好的系所和专业,比较冷门,不好找工作。绝大部分人考上的就是上了一个双非的研究生,没考上的就二战了。
优点是对于部分本科出身较弱的同学,是一次逆袭机会。
工作¶
工作的难度不比考研低,首先要刷算法题,学习氛围和题库最好的是 leetCode 这个网站,每天吃透一道题就足够了,然后参加周赛。最好参加 ACM 竞赛,对找工作帮助非常大,学校一般都有 ACM 实验室,专门参加算法竞赛的,大一招新就加入。
假如要进大厂,需要从大二开始就准备实习,去牛客,或者 leetCode 找那些实习内推的帖子,寒暑假一定要去实习。另外还要背八股文。即使不是大厂,一般也都要求至少一段实习经历。
这里要点名一个报名费 300 块,名字是三个字的算法竞赛,找工作就没人认这个比赛,但是学校还一直宣传这个比赛,很难不怀疑背后有什么 py 交易。
关于辅导班,有些毕业找不到工作会去技术培训班,或者在校也参加,最好不要去,只要搜搜就知道有多少坑。
这个的好处就是毕业就能直接工作,而且大厂工资很高,也能积累工作经验,对计算机专业来讲非常重要。另外,即使是研究生,也需要走这个流程,和本科找工作是一样的。
坏处就是万一就业形势不行,即使你很厉害也可能找不到工作。不过这基本上都是自我成长的过程,就算没工作,也能学到技术。
编制¶
考公,考编之类的,与专业不相关,这里不再赘述。
其它小众出路¶
- 创业(不要轻易尝试)
- 独立开发(需要有商业思维)